2023-08-12 阅读(352)
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IMIDs)以过度和失控的炎症和血栓形成为特征,两者都是造成器官损伤、发病和死亡的原因。血小板在初级止血中的作用早已为人所知,但现在也被认为是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在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起着核心作用。在 IMIDs 患者中,血小板被疾病特异性因素激活,它们的激活往往反映了疾病的活动性。在此,我们总结了活化血小板在 IMIDs 发病和进展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证据。活化的血小板会产生可溶性因子,并直接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从而促进炎症表型的形成。此外,血小板还参与组织损伤,促进组织异常愈合,导致纤维化。针对血小板活化和血小板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是治疗 IMIDs 的新颖而有前景的治疗策略。
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IMIDs),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和银屑病,发病率很高,例如,在高收入国家,3%-8%的人口患有此类疾病。IMID 包括以自身抗体和自身反应性 T 细胞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或系统性硬化症,以及炎症性疾病,如银屑病或炎症性肠病。对于大多数此类疾病,皮质类固醇和非特异性(抗增殖)免疫抑制剂(如甲氨蝶呤或霉酚酸酯)是标准的治疗方法。这些药物可减轻疾病活动,但副作用很大,包括骨髓抑制和增加感染风险。此外,由于疾病本身和一些治疗药物(如皮质类固醇)的影响,IMIDs 患者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会显著增加。例如,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年轻女性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是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组的50倍。心血管并发症导致的死亡风险增加在不同的IMIDs中都存在,这使得IMIDs成为心血管疾病的一个独立风险因素。血小板活化是导致血栓形成和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的主要疾病特征。在过去的 20 年中,人们对血小板免疫作用的兴趣急剧增长;除了其在初级止血中的作用外,人们还发现血小板在免疫和炎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具体详情,请点击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77-023-008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