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400-621-6806

周一至周六

8:00-18:00

在线客服
销售支持二维码
 

蛋白原核表达技术问题汇总

2018-10-05 阅读(623)

大肠杆菌(E.coli)重组蛋白表达技术经过多年的发展,相对于其他表达体系,算是非常成熟的一个体系。想要在大肠杆菌表达体系获得不错的可溶以及高产量的蛋白表达,一个优秀的表达策略必不可少。卡梅德生物科技的专家在蛋白表达和抗体制备方面具有独到的经验和丰富的知识储备,对每一个客户提出的特殊要求,我们尽可能提出完美的解决方案。

常见的重组蛋白表达技术问题汇总

重组蛋白表达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任何一种方案不会适用于所有案例,如表1所示,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蛋白表达技术问题及其应对策略。重组蛋白原核表达体系如何选择宿主系统、表达质粒系统及培养体系,详情请参考重组蛋白原核表达服务

 

常见E.coli蛋白表达系统技术问题与策略汇总

问题

可能的原因

解决策略

无或低蛋白表达

诱导前,蛋白有毒性

控制本底表达水平:
• 基于lac-based启动子表达,加入葡萄糖
• 选择以葡萄糖为碳源培养基
• 基于T7-based启动子表达,使用含有T7溶酶体质粒
• 使用严谨控制型质粒,降低拷贝数

诱导后,蛋白有毒性

控制诱导表达水平:
• 采用可调节启动子
• 采用可控制诱导菌株
• 降低拷贝数
• 采用适用毒性蛋白表达菌株
• 采取分泌性表达策略

密码子偏爱

优化质粒DNA密码子,以适应宿主密码子体系
使用密码子调整菌株
增加生物质:
• 尝试新培养基
• 改善通气条件,避免泡沐

包涵体形成

不正确的二硫键形成

采取分泌性表达策略
使用胞质具有氧化功能的E.coli

不正确的折叠

共表达分子伴侣
补充含有化合物伴侣和共因子的培养基
移除诱导剂,增加新鲜培养基
降低表达速率:
• 低温诱导表达
• 调整诱导剂浓度

低可溶性蛋白形成

改变融合伴侣蛋白,促进可溶蛋白表达

需要至关重要的翻译后修饰

改变表达宿主,如原核改变成真核表达系统

蛋白无活性

不正确的折叠

低温诱导表达
监控二硫键形成和进行体外折叠

cDNA突变

质粒诱导表达前后测序
使用recA
菌株以确保质粒宿主稳定性
改变表达宿主,如原核改变成真核表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