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1 阅读(2103)
SPR(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被称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又称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本质上是一种物理光学现象。
SPR 技术可用于生物分子间结合特异性的分析、浓度定量、结合动力学和亲和力分析以及热力学分析,能够实时检测 DNA 与蛋白质之间、蛋白质分子之间、药物与蛋白之间、核酸与核酸之间、抗原与抗体之间以及受体与配体等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首先,回顾几个物理概念。
通常指由密度相当高的自由正、负电荷组成的气体,其中正、负带电粒子数目几乎相等,对外呈现电中性,是物质存在的一种状态,与固态、液态和气态并列,成为物质的第四态,宇宙中大部分物质处于等离子状态。
把金属的价电子看成是均匀正电荷背景下运动的电子气体,这实际上也是一种等离子体。因为金属中的价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入射光可能激起电子气的纵向振动,振动产生的电荷密度波,沿着金属和电介质的界面传播,形成表面等离子波。
当以波动光学的角度来研究全反射时,人们发现当入射光到达界面时并不是直接产生反射光,而是先透过光疏介质约一个波长的深度,再沿界面流动约半个波长再返回光密介质,而光的总能量没有发生改变,则透过光疏介质的波被称为消逝波(见下图)。
现在,我们来看看 SPR 的检测原理:
当光源发出的 P 偏振光(电磁波)以一定的角度入射到棱镜中,在棱镜与金属的界面处将发生反射和折射,当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光线将发生全内反射,在全内反射的情况下,电场在金属与棱镜的界面处并不立即消失,而是向金属介质中传输振幅呈指数衰减的消逝波,同时引发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产生表面等离子波,当金属表面等离子波与消逝波发生共振时,检测到的反射光强度会大幅度地减弱,能量从光子转移到表面等离子,入射光的大部分能量被金属表面等离子波吸收,使得反射光的能量急剧减少。当入射光波长固定时,反射光强度是入射角的函数,其中反射光强度最低时所对应的入射角为共振角(Resonance Angle)。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对附着在金属薄膜表面的介质折射率非常敏感,当表面介质的属性改变或者附着量改变时,共振角将不同。因此,SPR 谱(共振角的变化 VS 时间)能够反映与金属膜表面接触的体系的变化。
一、药物和生物制剂开发
1、靶向药物筛选
2、先导化合物优化
3、抗体筛选和优化
4、药物活性测定及机理分析
二、生命科学及医学研究
1、功能蛋白质组学
2、结构蛋白质组学
3、肿瘤、免疫、病原微生物的基础医学领域
三、其他应用领域
1、生物制剂质量控制
2、食品安全评价
参考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423875089
https://www.zhihu.com/search?type=content&q=spr%E4%BA%B2%E5%92%8C%E5%8A%9B%E6%B5%8B%E5%AE%9A